ZH-BSG 電爐底吹系統介紹
電爐底吹氣技術(DPP)最早是在1980年德國蒂森特殊鋼公司110t電弧爐上實現了上業化應用,主要具有以下優點:
促進了廢鋼的熔化,減少了冷區的軟熔現象,為助于消除電弧爐煉鋼過程中存在的冷區。
有益于提高鋼渣界面的反應速度,有助于電弧爐粗煉鋼中夾雜物的吸附和去除、增加了脫磷脫碳的反應速度,對于縮短冶煉周期有積極意義。
增加了鋼水在熔池內的運動速度,有助于消除熔池內的溫度不均衡現象,可以降低出鋼溫度。
由于底吹氣的攪拌作用,鋼渣界面的反應更加趨于平衡,降低了渣中氧化鐵含量,有利于鐵耗的降低。
由于降低了電弧爐的出鋼溫度和渣中氧化鐵的含量,提高了爐襯的壽命。
由于以上的優點,電弧爐底吹氣技術在最近幾年里得到了重視和發展。底吹氣技術主要是在電弧爐爐底成120°角分布裝三塊透氣磚,透氣磚和套磚之間用爐底搗打料填充。第一爐使用時不供氣,透氣磚受損嚴重時可以更換,更換方式與更換EBT套磚的方法相似。
一般供氣壓力在0.3-1.2MPa之間,攪拌氣體的流量(標態)控制在0.002~0.001m3/(min·t)效果最佳。底吹氣采用的氣體有氮氣、二氧化碳氣體以及氬氣,使用氬氣作為底吹氣體,可以降低鋼中的氮含量。為了降低成本,部分廠家在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氣體介質,在Oberhause,生產對氮不敏感的鋼種時,熔煉時鋼水溫度在1550℃以下時吹氮,1550-1650℃吹氬氣,因為鋼水溫度在1550℃以下,鋼水吸氮的量較小。
現代煉鋼節奏加快,安全生產很重要,電爐底吹氬是減少生產中大小沸騰事故的發生關鍵,同時也能提高冶煉效率,降低煉鋼成本,提高冶煉速度,均勻爐內溫度、成份,縮短熔煉周期。關于電弧爐底吹攪拌系統實現的效果,統計分析了冶金特性,噸鋼電耗、金屬回收率及能源消耗,各種指標均同以前的水平進行了比較,其中渣中的FeO由25%下降到15%;冶煉時間縮短1-3min;脫磷率提高80%;鋼鐵料消耗下降2-10kg/t;氧耗、合金料等其它指標均有所下降,可以確認具有良好的效果。
目前,我司與達涅利、普銳特、中冶賽迪、中冶南方、無錫東雄、杭真能源、阿普電爐等企業和單位形成了長期的合作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是您選擇電爐底吹系統的最佳供應商。